减肥要成功就必须控制卡路里的摄取,控制食欲成为减少热量的主要途径。可是很多MM在减肥过程中,面对美食都难以抵抗诱惑,导致减肥失败。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有效控制食欲的5个饮食原则,既能享受美味,还能轻松变瘦哦。
只差计算饱足指数就能成功瘦身,控制食欲不再是难题
A小姐和大多数的女性一样,一直希望自己能再瘦一些,不过节食计划总让人难以忍受饥饿,多半持续不了多久就功亏一篑,直到有一年在一次出国游学的机会中,A小姐意外地瘦了3公斤,而且轻松愉快,一点都没有饿到,她只是晚餐改吃马铃薯就瘦了。
原来A小姐在英语系国家人生地不熟,一下字不知道去哪买平常吃惯的白米,晚餐只好「克难地」以水煮马铃薯为主食,没想到和白米饭比起来马铃薯让人觉得饱足的时间长了许多,让A小姐一口气改掉了爱吃宵夜的习惯,体重自然就掉了下来。
A小姐的故事并不是奇迹或特例,食物在吃下肚后让人维持有饱腹感的时间就叫「饱足指数(Satiety Index)」,许多减重的爱好者都很会算卡路里,但光算卡路里是不够的,减肥成功的关键是「看计划是否能持续进行」,而饱足指数就是多数人成功瘦身的「失落的环节」。
饿?不饿?听听身体怎么说
为何参考饱足指数能让人更容易瘦呢?试问,吃进同样热量的餐点,但其中一份可以让你「感觉比较饱、饱比较久的时间」,减肥时的感受和痛苦指数一定差很多。
饱足感是一种身体自我保护及确保营养、能量供应足够的机制。我们的肠道和胃袋的容量是有限的,因此当食物将肠胃管壁撑大到一定程度,就会让肠胃里的牵张感受器(stretch receptor)作用,发讯告诉大脑你吃够了,以免肠胃被撑爆了。而从进食的第一口开始,身体就会借着从视觉、嗅觉、味觉、触觉,甚至听觉(牛排在热锅里滋滋作响的声音让人觉得特别美味可口),来判断这顿餐点的品质,标准包括是否好吃让心里得满足、营养是否多样、热量是否足够供应身体所缺。
有专家经由研究定义了饱足指数,证明即使热量相同,不同的食物让人饱足的时间大大不同,同样的食材用不同方式烹调饱足指数也不同。实验是以白面包做为基准,可颂面包给人的饱足感只有白面包的一半,水煮马铃薯的饱足指数则是白面包的三倍之多,但同样以马铃薯为原料的薯条的饱足指数却低很多。
以饱足感为优先的饮食原则
蛋白质、高纤、多水分最让人饱
蛋白质因为消化吸收时间最长,因此饱足感维持最久,而纤维质和水分可以增加食物体积,瘦肉、鱼、蛋、水果、蔬菜、五谷杂粮都是这一类食物。
脂肪让人不太饱
很多人觉得油腻食物难消化,所以应该很能给人饱足感,但事实却是相反,专家推测是因为脂肪食物未能像碳水化合物一样提升血糖给身体「不缺能量」的讯息的缘故。
营养多食物为佳
当身体缺乏某些营养素,大脑就可能发出讯息让人对含有该营养素的食物产生食欲(缺矿物质时会想吃土是较极端的例子)。
延长吃饭时间
所谓的延长吃饭时间是指吃饭时要慢慢吃,细吞慢咽。据研究发现,相同的食物,咀嚼的次数多,热量就会变少,而且当我们慢慢咀嚼食物的时候,人体就会发出一种饱胀的信号,抑制食欲,从而达到减肥的目的。所以吃饭时尽量细嚼。
饭前吃水果
有研究发现,饭前吃水果或者糖可以减少食欲,避免吃进太多的热量。这是因为水果中含有较多的纤维素,这些东西在进入肠胃后就会遇水膨胀,给人一种饱胀感,从而减少食欲,防止摄入过多的热量。